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职业教育如何与高端产业相匹配

2022-01-18  点击:[]

作为始终与特区事业和信息技术发展同频共振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2020年12月以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信院”)利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这一政策机遇,对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机制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和探索,为职业教育如何与高端产业相匹配贡献了“深圳方案”。

让人才更具适应性

前不久,大三学生张序杰和他的三名同学在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博士后杜尚波(来自贝宁共和国)的带领下参与固体废弃物回收课题的研究,获得了深信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初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张序杰看来,创新课的开设不仅让他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让他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因为有了这段学习经历,毕业后升本科更有信心了。如果找工作的话,也会去寻找相关专业的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工程师。”

“部省共建之后,我们与深圳市的高校展开联合培养,每年培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3人。学校开设了创新课程,我们就想把课堂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研究。”滨海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负责人董志君教授告诉记者,经过训练之后,所里已经形成教授带博士后,博士后带研究生,研究生带专科生的人才培养链。如今不少专科生也能熟练地作报告、跟着课题组一起发文章,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研究性思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们期待未来能从实验班、特色班里产生行业产业工程师,而不仅是生产线上的初级人才。”深信院校长王晖告诉记者,通过与产业紧密合作,该校开设了一批实验班、特色班,对在某一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进行集中的有针对性的培养。

此外,深信院还在注重加强团队合作、语言交流以及数学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过去职业院校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但学生们未来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为重要。”王晖说,因此,深信院专门成立了素质赋能中心,从数理逻辑、工匠创新、艺术体育、信息素养等多个领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赋能。同时,深信院还特别重视各类专业竞赛,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从中获得的经历和自信心也让学生们走得更远。

服务产业技术研发

今年三月开始,深信院花大力气打造技术研发的全新载体“创新港”,不但整合优势资源方便老师们进行科研,也在实验室和企业间架起桥梁,在不同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对产业难题进行技术攻关。此外,深信院还成立了12个产业学院,全面加强和头部企业的合作,包括聘请产业教授、组织学校老师到产业链最前沿的企业实习,让师生了解先进的产业经验、产业技术、产业趋势。

这些举措实际上是针对“教学”+“产业”的突破性改革。“过去我们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测试,现在我们依托创新港建设了深信新材料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主动来找希望获得协助,平均每年到账技术服务费能达到300万元。”董志君说,机制体制打通以后,与普通高校面向基础研究的特点不同,职业高校贴近产业、服务产业的优势能得到极大地发挥。

从研发集成电路制造相关的电子油墨,到破解应用于玩具的高分子材料,再到测试医疗器械领域的可吸收合金,龙岗区六七家高新技术企业都在这里设立了研发、测试中心。现在董志君不仅可以做自己工程材料领域的科研,还能真正为产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产教融合”。

为什么前期的产教融合没有这么深入?其核心问题在哪里?面对改革后迅速涌现的变化,深信院也在深深反思,总结出两方面问题:一是服务产业的理念弱,没有真正做到面向企业,面向产业。“实际上我们的师资水平很高,全校共945名教师,博士化率将近48%,在全国职业院校,甚至在普通高等院校里都排前列。但过去博士们可能主要聚焦于科学研究,写论文发论文,都不太关注服务产业。”王晖认为,还有就是服务产业的能力弱。教师们不接触产业,根本不知道产业的问题所在,自身水平也就难以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深信院向教师提出了三部曲理念,即先融入产业,再服务产业,最终要引领产业,即研发新技术,创造新业态,开拓新市场。

聚焦国家战略奋力创新

精密光学制造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均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才能确保产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在生物医疗检验企业里,一直存在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如荧光免疫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数字PCR等。

2020年12月,深信院靳京城博士的“医用深锐截止滤光元件及模块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从263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0年广东高校成果路演大赛成长组优胜奖,成为该校首例成果转化成功落地的项目。依托该项目成立的徕泰(佛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为多家生物医疗检验公司提供高端光学元件的进口产品替代,解决了以往“卡脖子”的难题。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机遇,深信院凭借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和“双区”建设需求,对人工智能、5G、物联网、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实施强芯铸魂工程。

“强芯是集成电路,铸魂是工业软件。”王晖表示,在集成电路方面,深信院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开始,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6个环节,进行了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这在国内高校里也很少见;此外,还瞄准芯片、新材料等关键技术,加大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职业教育微电子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平台。

在工业软件方面,深信院牵头成立工业软件职业教育集团,培养能够熟练使用国产工业软件的人才。

为了培养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新型工程师,深信院还创办了高等工程师学院,依托产业最前沿的技术和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借鉴了德国、法国的先进办学经验,与行业领导企业如华为、腾讯等深度融合,并与香港的高校展开合作,拓展办学思路。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上一条:三问如何深化职教本科学位内涵 下一条:以多破唯:构建职业教育评价新格局的路径探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