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正文
高职扩招“赋能”乡村振兴
2020-08-31 08:54   《中国青年报》 审核人:

编者按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永久牌”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尤为重要。

2019年,恰逢高职扩招,涉农院校和专业纷纷响应、发力,这给了更多农民进校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高职扩招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为地方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农业类职教专业的设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深化,都是值得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

今年7月,在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完培训后,来自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稍峪镇郭河村的85后致富带头人郭小平一边忙着秋收,一边又在自家养殖场盖起了圈舍。与此同时,他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只要有空就拿出培训班发放的教材,认认真真读上一会儿书。

和郭小平一样,安徽省联盟双玉生态种猪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宏利也爱上了学习。自打考进安徽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高职),他经常和班上的师生交流创业进展和生态养殖思路。这名有着近20年养殖经验的“老把式”感慨,等了20年,圆了“大学梦”,仿佛找回了刚创业时的忙碌状态。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随着“三农”事业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涌现,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意识到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传统的靠经验吃饭、靠天收成的理念不再吃香。

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也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现实“考题”。近年来,不少大中专院校依托专业特色和地方实际情况,将教学探索搬到“田间地头”,产教融合培养新农村建设者。

农民走进课堂

“又变成了学生娃。”郭小平有些羞赧。小时候,他是村里有名的“捣蛋鬼”,“硬按都按不到书桌前”,初一没读完,就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2018年,已经在天津一家家具市场担任下料车间主管的郭小平几经思索返乡创业。他拿出多年积攒的10万元,又找亲戚朋友凑了10万元,办起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其间,郭小平还专程前往河南一家同类型的种养殖场学习技术,但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自己只是“学会了皮毛”。

技术不足、缺少管理、无法掌握市场走向、不会控制成本,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郭小平投进去的20万元打了水漂。

想到自己身后还有十来户贫困户,郭小平决定咬牙再扛上一年。这次他吸取教训,分批出栏生猪,并在一次参观学习过程中,了解到“规模养殖、发酵肥料、科学种植、加工饲料,再用于养殖”的环形产业模式,尝试着带领合作社社员种上了20多亩的板蓝根和10多亩地的桔梗。2019年,合作社最终实现盈利,填补了上一年的亏空。

尝过一次甜头,今年7月,村干部再次通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开设培训班,郭小平兴冲冲报了名。

“难得的学习机会,还管吃管住,说啥咱都要珍惜。”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郭小平再次踏入阔别多年的课堂。

一开始,这位农家小伙子还有些发怵,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低,可能听不懂这些专家老师的高谈阔论,但老师一张口,他的心就回到肚子里了。

国家惠农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老师把知识点抠得很细,“举的例子、说的话更是我们农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几天下来,郭小平越听越有味。

他不仅养成了课上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后回到“宿舍”还会和同批学员一起交流培训心得,就连课间休息时间,他也会针对自己的疑问追着老师问问题。

培训的最后两天,学校组织学员前往兰州附近的农业示范园、食用菌栽培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基地观摩教学。本身就对参观环节饶有兴趣的郭小平更是如饥似渴,不放过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和郭小平一样,来自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园艺村的张虎军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模范生”。

作为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首批扩招学员,自2019年入读以来,村医出身的张虎军就为自己定下了“4年修完所有课程、每门学科不低于80分”的学业目标。

不同于参加短期培训,现年43岁的张虎军计划先提升学历,再去报考全科医师执业资格证,成为村里1000多名乡亲眼中更加值得信赖的“张大夫”。

因为家境贫寒,张虎军仅有初中学历,但他为人勤奋好学,一直在村里担任赤脚医生,前些年还考取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然而,张虎军并不想以此为终点,他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医疗队伍里的“正规军”,可受限于学历,他的梦想一时难以实现。

2019年,得益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张虎军终于收到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学习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他想着,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借助家乡甘肃陇西打造“中国药都”的契机,发展中医康养产业。

为此,他每天都会打开网课认真学习,也从不缺席面授课程。老师教了针灸,他就瞄准自己身上的穴位往下扎,老师教了按摩,他也会在家人身上先练习。此外,他还请缨担任了2019级扩招中医养生专业(陇西)班的班长,帮助老师敦促其他71名学员按时学习。

如今,张虎军已经成为正在读六年级女儿的学习榜样,父女俩常常一起看书、写作业,相互监督,就连期末出了成绩也会凑在一块儿比个高低。

倒逼农业创新

开放办学,不仅让广大农民有机会进入高校学技术,还加强了专家与农民、科研与农业的紧密结合。不少高校老师就主动成为学员身边的“技术员”,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连续10年每年的育苗准备工作开始前,叶国庆都要咨询一下他的老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祝志勇教授才放心。“怎样培育新品种,怎样育苗,怎样实现盆栽育苗、大树全冠嫁接……”祝志勇也给了叶国庆诸多帮助。

今年受疫情影响,苗木生产复工有所延迟。3月初,在叶国庆复工的第一天,祝志勇就派出他的槭树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专程赶赴复工现场进行生产技术指导。

暑假,祝志勇更是亲自去叶国庆的种植基地现场指导了两三次。他建议,叶国庆根据市场行情大量培植青枫苗,以备槭树良种嫁接扩繁之需。

“一株苗的繁殖成本大概是1.5元,以平均每株30元的市场售价来算,1万株可以赚近30万元,10万株就可以赚近300万元。”祝志勇给学生算了一笔账。

跟祝志勇结缘,是在2010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宁波市“优秀农民进大学”培训班上,当时,叶国庆由宁海县推荐参加该班。本来培训就一个月时间,但在回家前,叶国庆和祝志勇互留了联系方式,成了朋友。

2019年,叶国庆再次以“社招生”的身份进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园艺技术专业,成了祝志勇的学生,也正是这段师生缘,让他走进了苗木行,走上了致富路。

“小叶是个很认真也很会思考的人,一点就通。”祝志勇说,他曾在课上建议苗木种植要面向需求多样化的市场,不能在一种苗上吊死。叶国庆把这话听了进去,从槭树种质保存基地里剪了100多根优良槭树种质的枝条,回去搞了10多亩地来嫁接繁殖。

这几年,随着人力、土地承包价的不断上升,苗木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但叶国庆却因培植的品种多,切入市场的途径多,尤其是抓住了居民家庭消费这个巨大的园艺市场,生意蒸蒸日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自己出不去,客户进不来,叶国庆更是发挥了自己脑子活、思路多的优势。白天起苗、包装、发快递,晚上在抖音、淘宝、微拍堂上卖苗。直销几个月下来,足不出村,竟然赚了25万元,还有了下半年40多万元的订单,远超去年一整年的销售收入。目前,叶国庆正积极洽谈土地承包事宜,打算把现有的40余亩种植地扩大至60亩。

“产教融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效应,在小叶这样的‘社招生’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本来就处在生产一线,今天听课,明天就可以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转化很快,从而可以大大缩短生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祝志勇说。

2019年,响应国家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安徽农业大学面向社会招生1719人,归该校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其中,一线农民和镇、村经营管理人员占比40%,70后、80后居多,很多学生本身就是养殖、种植大户,或是有回乡创业意愿的人。

文章开头提到的陈宏利就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2002年,他就琢磨养猪并专门去福建学习养殖。2009年,他来到安徽肥东县,正式创办养殖场。规模最大时,养了1000头种猪。但2016年的一场蓝耳病,让陈宏利一下子损失了近200万元。此后但凡投资扩建项目,他都有点担心。

去年6月,知道安徽农业大学招收高职生的消息后,陈宏利第一时间报了名。他坦言,自己希望学习专业知识,也希望学习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了解养殖业未来发展方向。

入学一年来,老陈的收获可不小。平常忙完工作他就和老师同学在线上交流。此外,还会定期前往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由老师当面授课答疑。为了让学员搞养殖更加得心应手,学校还贴心地将兽医资格证考证知识纳入了教学大纲,并时常组织实训。

在该校位于安徽定远县的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参观期间,一直想做生态养殖却苦于没有路子的陈宏利得到很多新启发。

“猪粪等污染物怎么处理,如何实现再利用?”实践课结束后,陈宏利立马回到公司,和股东们商讨对策。最终,在学校专家指导下,公司尝试对猪粪进行微生物处理,将沼液、沼渣发酵再利用,打造“养猪——蔬菜种植——养鱼”一体化的绿色循环农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