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印发《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工院政〔2020〕51号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学校领导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2020年11月13日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共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委员会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加强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系统设计、全面推进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建立校、院系、教研室、课程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将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到思政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全部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课件、试卷等所有教学文件和教学材料之中,贯穿到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管理、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各环节。
(二)坚持分类实施、突出重点
体现新时代要求,充分挖掘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确定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思路、方法、措施,分类推进、殊途同归。突出前瞻性和协同性,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支持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形成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独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课程思政工作局面。
(三)坚持科学融入、遵循规律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找准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融合点,着力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发挥好课程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形成“惊涛拍岸”之声势,产生“润物无声”之效果。
三、建设目标
树立“基于课程、体现时代、针对教师、面向学生”的建设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专业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建设内容
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军工精神教育。
(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四)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五)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六)强化军工精神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军工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牢固树立军工标准意识,培养“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建设任务
(一)完善工作体系,形成“一中心、两结合、三体系、四联动”工作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紧密结合、国家省校三级品牌建设引领、学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实施工作体系。
2.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3.建立由教务处牵头抓总,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互相协同配合,教学单位落实推进,学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四级联动的工作体系。
4.各级教学组织机构成立专题工作组,加强对本单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组织及过程管理,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5.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及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工作中来,形成以任课教师为主体,多方参与的课程思政协同实施工作格局。
(二)建立“十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1.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着眼点,贯彻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基本要求,有针对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价值塑造融入培养目标。学校各专业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定位,在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中,对毕业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精准设计,明确提出专业思政的总要求,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系统整理和分析思政教育渗透点,优化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各环节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在思政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社会实践课等各类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2.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课程标准
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思政目标体现到本专业的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评价之中,分类修订课程标准。每门课程都要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 “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实现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特点,把握好挖掘拓展重点,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正能量。
3.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案与教学课件
根据课程单元授课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要素,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修订课程教案,将课程的思政目标体现到课堂教学目标中,融入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考核与评价之中,将“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要素和全过程。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适应课程思政教学需要,积累思政素材,精选案例,整合教学资源,修订教学课件,将课程思政教学知识点以案例、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教学课件上,运用交互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材编写与选用
严格规范教材的遴选、使用和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选用教材,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要积极选用优秀教材,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必须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完善课程教材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健全课程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材,组织开发建设一批具有“河工特色”新形态课程思政教材。
5.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教案、授课过程、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全过程。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探索“触动、感动、行动”的渐入式思政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触动心灵,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通过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深入阐释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从专业知识点的讲解升华到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人格培育相统一。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开发在线课程,录制课程视频,充分运用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
6.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课程考试考核
大力推进课程考核模式与考核内容的改革,改革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养、道德情怀、工程意识等方面考核纳入课堂学习、课程作业、实践教学环节等教学过程考核中,强化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考核,改革课程考试,合理设计考试题目,在考查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安全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7.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的作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根据专业特点,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建设标准、评价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8.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学工作评价
将思政要求融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中。把课程的“价值引领”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首要因素,在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中把“价值引领”作为明确的评价指标。在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评价指标。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强化“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导向,构建理论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表现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
9.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管理
将思政要求融入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建设管理,提高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加强课程思政督导,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监督、指导、反馈和评价。落实校院两级教学值班制度,规范教师言行,营造良好的课堂育人环境。在期中、期末及常规教学检查中强化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常态化、动态化考评,将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首要检查内容,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效果加强引导和指导,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程教学管理效能。
10.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学管理制度
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课程考核、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各类制度中,形成全面覆盖、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健全课程标准管理规定、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教案编写与评价办法、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听课制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考试管理办法,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管理办法等。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水平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育人意识。定期开展以增强教师的师德素养为目标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和教育活动,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使命感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觉意识,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打造“四位一体”教学创新团队
组建“专业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四位一体”的教学创新团队,打造育人共同体,融合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让思政教育贯穿课上课下,实现课程教育与日常教育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选聘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明确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共建人职责,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研讨和实践经验交流,积极推动课堂“主渠道”延伸,覆盖到各班级,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根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育人成效,对优秀教学团队进行立项支持,优先安排团队教师研修、考察、访问,充分调动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3.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培训
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将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内的教师队伍整体纳入思政培训体系,将“课程思政”改革理念融入新教师上岗培训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充分运用集中培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名师示范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使“立德树人”理念深入教师心中,内化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行动。
(四)突出示范引领,打造课程思政教育品牌
实施课程思政品牌建设工程,发挥示范工程引领带动效应,形成可推广的、有彰显度的成果,以点带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全面提高立德树人效果。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一批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六、推进举措
(一)修订相关制度,建立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课程考核、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各环节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实施。
(二)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专家报告会和专题培训;结合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开展“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进行现场观摩和演练,转变育人观念,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三)修订教学文件,形成教学体系
全面修订教学文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标准、融入教案、融入课件、融入考试。
(四)强化过程管理,推进教学落实
落实教学值班制度,严肃课堂教学纪律,规范教师言行;在期中、期末及常规教学检查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情况列为首要检查内容;严格执行听课制度;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贯彻落实育人效果和师德师风评价,推进教学实施。
(五)开展评优活动,提升教育质量
定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优秀人才培养方案、优秀课程标准、优秀教案、优秀试卷评选活动。
(六)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工作热情
定期组织开展校、院两级课程思政优质课程竞赛、优质课堂竞赛、优质教学案例设计大赛活动。
(七)进行项目立项,凝练研究成果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学改革课题、示范专业、示范课程、规划教材立项建设工作。
(八)开展评先活动,树立先进典型
健全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各单位、各部门、个人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开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九)加强工作宣传,扩大工作影响
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定期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经验交流会,打造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和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推广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和经验。
七、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
我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分近、中、远三期实施,近期从2020-2021年第一学期开始,利用半年时间完成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工作,形成工作机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中期通过一至两年的建设,形成全面系统、类型丰富、协同效应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分工合作、相互支撑有力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形成课课有思政、人人重育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工作局面,学校的课程思政整体建设水平进入河南省高职院校先进行列;远期通过三至五年的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典型案例,完成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产生一批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品牌,学校的课程思政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近期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表
工作任务 |
工作内容 |
牵头部门 |
配合部门 (单位) |
时间要求 |
修订相关制度 建立运行机制 |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课程考核、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各环节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实施。 |
教务处 |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组织部 人事处 学生处 团委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2月28日前 |
开展教育培训 提升教师水平 |
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专家报告会和专题培训;结合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开展“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进行现场观摩和演练,转变育人观念,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
人事处 |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
2020年12月31日前 |
修订教学文件 形成教学体系 |
全面修订教学文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标准、融入教案、融入课件,融入考试。 |
教务处 |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2月28日前 |
强化过程管理 推进教学落实 |
落实校院两级教学值班制度,严肃课堂教学纪律,规范教师言行;在期中、期末及常规教学检查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情况列为首要检查内容;严格执行听课制度;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贯彻落实育人效果和师德师风评价,推进教学实施。 |
教务处 |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1月24日前 |
开展评优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 |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优秀人才培养方案、优秀课程标准、优秀教案、优秀试卷评选活动。 |
教务处 |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5月31日前 |
开展竞赛活动 激发工作热情 |
组织开展校、院两级课程思政优质课程竞赛、优质课堂竞赛、优质教学案例设计大赛活动。 |
教务处 |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6月30日前 |
进行项目立项 凝练研究成果 |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学改革课题、示范专业、示范课程、规划教材立项建设工作。 |
教务处 |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5月31日前 |
开展评先活动 树立先进典型 |
健全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各单位、各部门、个人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开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
教务处 |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6月30日前 |
加强工作宣传 扩大工作影响 |
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定期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经验交流会,打造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及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推广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和经验。 |
党委宣传部 |
教务处 各教学单位 |
2021年 6月30日前 |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教务处、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足额保障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通过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助,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办公室 2020年11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