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印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工院人〔2023〕12号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经校领导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2023年2月26日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6号)《教育部办公厅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2〕8号)《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实施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教职成〔2022〕326号)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完善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实施原则
(一)立德树人,师德为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要求,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各类培训必修内容。
(二)创新方法,分层分类。精准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教师培训学习需求,综合采取线下混合研修、在线培训、结对学习、跟岗研修、顶岗研修、访学研修、返岗实践等灵活多样的研修方式,为教师量身打造培训方案,建立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分级培训模式。
(三)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对接新专业目录和内涵,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特别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把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等新内容纳入教师培训模块,提升教师育训并举能力,全面补齐教师发展短板。
三、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工程”各项工作。
组 长:温道军 王 伟
副组长:杜建根 王仁伟 贾庆成 李荣胜 屈保中
樊有平
成 员:相关单位和部门党政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分管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建设任务的编制、论证、立项、督查、验收与评估等工作,制订相关保障制度,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政策。
各教学单位要成立以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工作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教师能力提升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四、重点举措
紧紧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严格落实五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全面开展各层级“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创新教师培养、培训形式,搭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师成长发展梯级,分析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探索教师精准培训机制,综合采取线下集中研修、网络研修、结对学习、顶岗研修、高校访学等灵活多样的研修和培训方式。健全需求导向、任务驱动、形式多样、训后跟踪的培训机制,实施适应教师全面发展要求的分层分类培养模式。努力打造高水平、高层次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常态化开展“师德大讲堂”系列活动。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优质课程资源,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实现教师师德主题教育全覆盖,增强广大教师以德育德的内驱力。
二是持续开展师德征文、师德演讲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海报展板、线上宣传、事迹报告等方式加强典型宣传,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局面。三是深入推进师德养成教育。通过组织教师走进省级师德师风涵养基地、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励引领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四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利用每双周二教职工集体政治学习等时机,组织全校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强化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理论基石。五是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召开师德警示教育会议,以教育部网站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分类介绍师德违规问题和处理结果,引导教师以案为鉴。(责任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各教学单位)
(二)实施青年教师培养“七个一”计划
针对来校不满三年的初级职称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培养“七个一”计划,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促进青年教师具备初级“双师型”教师基本条件。一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一次学校“青蓝工程”考核,选取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二是安排青年教师担任一届学生班主任,提高青年教师学生管理服务能力;三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一次教学能力大赛或“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四是安排青年教师指导一次学生技能竞赛,提升青年教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能力;五是指导青年教师参与一项教学改革研究,提高青年教师参与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六是安排青年教师参加一次职业教育学习培训,提升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七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一次企业顶岗实践,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和结构化教学能力。(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各教学单位)
(三)实施骨干教师培养“五项措施”
针对具有中级职称、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通过实施访学研修、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企业顶岗实践、课程思政综合培训、支持专项研究五项措施,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构建“省级-校级”骨干教师遴选、培养综合体系,打通“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成长发展“快车道”。
1.选拔青年教师开展访学研修。继续遴选青年教师到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等优质学校及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采取结对学习、联合教研等方式深入开展研修。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课程开发与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教学能力大赛、技能大赛、教科研方法等各项能力。(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
2.组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引进优质教学培训资源,分阶段组织2-3次集中培训和岗位辅导,推进教师理念转变、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提高教师参与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力、组织参与结构化模块式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能力、实训实习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施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责任部门: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3.选派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结合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需求,依托学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成果,扩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规模,选派青年教师到各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训一体化岗位实践,促进教师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相关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等。(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招生就业处、产教融合中心、教务处)
4.开展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研究与培训。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开展1-2次的研讨交流、实地调研或微格工坊等形式的课程思政专题教育培训活动,使教师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支持校级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立项,推动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支持各教学单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讲座、教学沙龙、集体备课等活动,协同探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深度沟通与教学交流。(责任部门:教务处、各教学单位)
5.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加大校级教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支持教师在教师发展、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推进教学科研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持续开展校级教师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工作,总结、凝练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师发展成果并进行转化。(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科技处、招生就业处)
通过项目实施,力争培育省级职业教育青年骨干教师10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10名。
(四)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
面向校内各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企业兼职、兼课教师,按照“敬业奉献、理论扎实、技能突出、锐意创新、服务社会”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宜、专业水平高的“校内+企业”专业带头人队伍。
1.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按照一个专业配备一名校内专业带头人的目标,定期开展校内专业带头人选拔工作。重点选拔治学严谨、爱岗敬业,在所在专业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水平的骨干教师作为校内“专业带头人”并实施针对性培养。设置专项经费,每年安排其参加国内外研修或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其到企业或行业协会兼任职务;优先推荐其参加各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术团体会员评选;优先支持其开发的省级以上在线精品课程和教学改革。(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各教学单位)
2.企业专业带头人培养。每个专业选聘一名企业专业带头人,重点聘任来自于职教集团或合作企业的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高级管理人员、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专业带头人。邀请其参与本专业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工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企业专业带头人参与学校“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定期到校开展专业讲座,助力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打开新局面。(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产教融合中心、各教学单位)
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力争每个专业选优配齐“校企双带头人”,全面推进我校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五)实施名师培养计划
面向校内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职业道德优良、育人理念先进、教学水平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对标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河南省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的遴选、认定标准,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名师培育体系。
1.开展各级教学名师评选推荐。遴选培育10名校级教学名师,优先推荐其参加省级教学名师评选,推荐符合条件的省级教学名师参与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支持其承担重大教学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平台项目和国际、校际交流合作项目,鼓励其潜心研究国家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院校治理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技能传承与开发应用。(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各教学单位)
2.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对各级教学名师给予经费支持,优先支持其参与建设教学研究团队、指导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省级工程中心建设、主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帮助各级教学名师对接行业学会、工程中心等平台,在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等方面开展实践创新,凝练并推广“河工经验”,提升学校综合影响力。(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产教融合中心、各教学单位)
通过项目实施,力争培育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名师4名,省级技术能手4名,创建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
依托学校资源平台,发挥教学单位主导作用,遵循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从引进、培养、使用、考核、激励、服务等工作环节入手,坚持“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真挚的感情留住人才、蓬勃的事业成就人才”的聚才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持续改善人才结构。一是强化招聘宣传力度,走出校门求才。组织招聘工作小组分赴重点高校集中地区参加人才招聘会,深入高校研究生院和二级学院进行招聘。二是组织交流平台,加强对话沟通。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沟通,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三是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发挥人才效用。支持高层次人才跨校搭建各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平台,加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科研服务。四是加大培养力度,助推个人成长。支持高层次人才到国内重点大学、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支持博士学位教师到国内外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合作交流,持续支持校内在职教职工攻读博士学历学位。(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科技外事处、各教学单位)
(七)打造国家、省、校三级结构化教师团队
结合学校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经验,打造国家、省、校三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按照“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相结合、团队建设与教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特点和学校骨干专业(群)建设等基础条件,推进课程建设与团队建设相融合,探索结构化、混编化、模块化教师教学团队的创建工作。围绕教师团队能力提升、协作共同体建设、信息化平台打造、专业建设与课程创新、模块化教学改革等核心模块,力争高质量通过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估与验收。持续立项建设5个创新协作、结构合理、支撑“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各教学单位)
(八)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平台建设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发挥我校职教高地、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和河南机电设备与自动化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优势,联合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实践基地20个以上,推动校企人员双向交流;统筹学校产业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教师创新工作室等校内资源,围绕校企科学研究、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开展6场以上校内教师科研、教研讲座;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引进一批教师培训优质课程资源,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切实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质量。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学院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教师各类综合业务培训,实现分层分类教师“精准”培训,满足教师学习需求。(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产教融合中心、科技外事处、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五、进度安排
(一)宣传动员。2023年2月底前,各相关责任部门要积极承担任务,通过实地调研,精准分析任务需求,科学制订任务方案,分层分类设定培训项目,并尽快公布实施。各教学单位要迅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学习培训。
(二)培育建设。2023年11月底前,根据实施计划,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行业、校级教师能力提升和培训研修体系,对接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和学生管理岗位等不同群体需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对外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各责任单位分别遴选、下达各种培育计划,培育建设期间,学校将加强过程管理和检查监测,由各责任单位提交重点任务总结报告。
(三)总结验收。2023年12月底前,学校将对各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总结各项目的创新做法和优秀经验,凝练可复制、可应用的典型成果并宣传推广。
六、质量保障
(一)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工程”的总体规划、培训任务部署和培训效果评价,优化工作推进相关制度。各单位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根据“工程”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本单位人才梯度培养培训计划,做好各类培养培训人员的选拔推荐、管理考核工作和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
(二)强化监督、以评促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任务措施开展质量监测和跟踪问效,将考核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评聘及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以评促行、以评促效。
(三)培育典型、全面带动。结合教师能力提升八项重点举措,在全校范围内分类遴选、树立一批示范单位和典型个人,通过示范引领、打造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全校教师能力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中共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28日印发